最快乐的人 发表于 2023-1-17 15:40:47

耐人寻味的“打架哲学”

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学比较晚,进入小学时已经8岁。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喜欢贪玩,更喜欢打架。8上体育课时,体育老师让全班同学在挑场长跑,他那带头罢课,理由是早上没吃饱饭,无力气跑完3000米。老师无奈地对他说:“你是我见过的最捣蛋的学生,我敢断定,你这辈子将一事无成!”
普京没有理会体育老师的断言,依然我行我素,打架几乎成了他每天的“必修课”。因为打架,父亲无数次被叫到学校替他挨训,普京却一次也没承认过错误。
对于儿时打架的生活经历,普京有着生动的回忆:“第一次挨人揍,我感到很委屈。打我的那小子看上去是个瘦猴。不过,我很快就明白,他年龄比我大,力气也比我大得多。于是,我从中得出了四点体会:首先,我不对。当时,那孩子只是对我说了句什么,而我却很粗鲁地把他给顶了回去。实际上,我这样欺负人家是毫无道理的。因此,我受到了老师的惩罚;第二,如果当时站在我面前的是人高马大的壮汉,也许我就不会对他这样粗暴。因为这孩子第一眼看上去瘦骨伶仃,我才觉得可以对他撒野。但当我吃了苦头的时候,我才明白不能这样做,不论对谁都应当尊重;第三,在任何情况下,给我还击的希望;第四,我应该时刻做好准备,一旦遭人欺负,瞬间就应当进行回击。
总的来说,小时候打架是常事。反正无外乎小孩子们那些芝麻大点小事。但我敢说我不是小流氓。我们不过是大杂院里一帮调皮的孩子。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是从大杂院的孩子沦为罪犯的。当然,我们“身边'某些有前科的成年人确有整天无所事事、终日游荡的,但他们同我们这些孩子没有任何关系,就像我们跟他们一样。
我们也从来不随身携带什么刀子或者铁拳套,而这两种凶器,上面说的那些有前科的刑事犯都应有尽有。我们小孩子在打果时顶多只是互相推推操操,动动率头。我们从未用过单都和四残的手段。
不过,我还是从中语出了一个道理;如果你想要成为胜者,那么在任何一次对打中,你都要咬牙坚持到底。”
普京的一个朋友回忆说:“如果有人胆放意他,他会立刻路到那个人身上,又孤又咬,扯对方头发-他会使用任何方式,绝不允许有人每导他。那时候我们上8年级,有一天,我们在一个电车站里等车,一辆车停下来,但不是开往我们要去的方向。两个体格魁梧的醉汉下了车,企图执个人打一架,他们对周围的人又推又写。善京把他的包交给我,然后找就看到他将一个醉汉摔到了雪堆里,醉汉的验先着地。另一个醉汉转过来而对着普京大喊干什么?几秒钟之后,醉汉就明白发生了什么,因为他已经别在他朋友的身边了。如果要我说一点关于普京的事情,那就是他从来不会让骄扰百姓的思根流氓选脱”
1975年,普京从国立列宁格勘大学法律系毕业后,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了24年,丰富的克格会经历,更让普京把“打果哲学”运用得炉火纯青。他总结道:“克格物教会了我另外一条准则,如果你不准备动武,那你就不要拿起武器。不应该随意恫吓人。只有在你决定开枪的时候,你才须掏出手枪。假定你同谁发生了冲突,但在你最终决定“我现在要开枪'之前,你就不要操起武器。一旦你下决心打这一架,那你就要坚持到最后。换句话说,不打则已,打则必赢!”
也正是普京有着一套耐人寻味的“打架哲学”,从而练就了他顽强不留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。在后来他任俄罗斯总理和总统期间,总是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了硬汉的形象。也正因为如此,才使俄罗斯这条几乎倾斜的航船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方向,并在愈挫愈奇中品首扬凯远航。
文/张达明摘自《通辽日报》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耐人寻味的“打架哲学”